面對不完美但真實的自己
這一陣子因為比較常把自己寫的東西分享出去,所以收到一些朋友的回應,感謝朋友表示喜歡我所寫的文章,並認同我所分享的觀念,這帶給我很大的信心。
曾經有朋友說我寫的東西比較沉悶,不夠生動、風趣、幽默,不會令人想繼續看下去,建議我多看看一些受歡迎的部落格文章。聽到這些話的當下,心裏一窒,但回頭想一想,原本我這個人就比較缺少幽默因子,每次講笑話給別人聽,總是自己先笑的東倒西歪,後來我知道了,我的笑點低,比較適合“陪笑”,所以每次在家族中或在團體裏,我就是那個在一旁欣賞別人哈啦功力,唇槍舌劍,笑得很開心的人。
今年我想我會努力的寫,分享人生歷程,寫下生活記錄,這是源於一個生命預言之故。以前我畏懼“死亡”,現在可以說終於比較不怕了,所以我要做好準備,就算預言最終沒有成真,我也會完成許多自我的回顧與檢討,因為我覺得,寫東西是讓人有條理的整理思維、靜心思考,並反省自我的好時機。
從小我就是一個很內向、害羞,這個不敢說,那個不敢做,膽小畏縮又怕事的人。而讓我有所改變的契機是唸社工時,不管參觀機構、小組報告、實習常有上台的機會,若輪到我卻表現不好,有可能影響到與我同組同學的成績,再加上輔導個案,若無法自在地表達,又如何協助對方,所以我花了不少時間自我訓練,常常像瘋子一般在租屋處拿著隨身聽自問自答,錄下自己的聲音,表達的內容,一次又一次的修正。我不希望自己一直因為害怕,而常常在該講話的時候全身冒冷汗,腦袋一片空白,所以我下功夫強力扭轉自己面對人事物的態度,也因此後來才有機會從事教學、演講的工作。記得第一次聽到朋友說我的台風很穩,都不會害怕時,我當下的反應是「笑」,我笑著對他說:我的汗流在衣服裏,抖在心裡,沒人看到而已。我在想,大多數的時候我是很怕表現脆弱,所以才會表現很堅強的一面,讓人家看不到我的怯弱。
有一次去社團認識的一位大哥經營的修車廠修車,他聊到有關生命靈數,恰巧我也有些涉獵,所以針對靈數做了一些交流。他說我是一個很缺乏安全感、很有依賴性的人。赫!還真的一針見血呢!這也是我對自己的認知,我在想,也就是如此,所以這輩子我幾乎凡事都必須靠自己,獨立面對許多事。因為老天爺要讓我在這輩子訓練出不害怕、獨立自主的能力。不過,呵呵,有時孤立無援時還真的是挺辛苦的ㄋㄟ!
在書裏看到:“我們每個人都不是「完整」的,我們都擁有好幾個分裂的「自己」。有時候,某一個自己會說「我是有能力的」;但是同一時間,又有一個自己會說「我可能會做不到」。如果可以觀察到分裂的自己,我們將會有更多成長的空間。”所以,我常常覺得自己是矛盾的,感受同時有不同的分身聚在一塊其實是很正常的,我只能不斷透過生活中各種事件的發生,提升對自我的了解,進而達到內在平衡。
美國作家蓋爾說:『如果每天都是一項覺醒,你將永遠不會老,你只會不斷前進、持續成長。』所以,我帶領成人課程時,從不覺得當講師有多高貴,應該跟學員保持多遠的距離,以保持所謂的神秘感。我從不忌諱在學員面前揭露自己的問題,因為我在生活中也會遇到煩惱的事情。有時候,我也渴望有人支持我、聆聽我的心聲,所以,我把學員當成了支持我的最佳夥伴,只要我有任何感觸,都會毫不掩飾的分享給他們,讓他們知道,即使當老師也會有許多煩惱事,而這就是真實的人生、真實的生活。其實,只要我不說,外人無法得知我的隱私;所以暴露自己的糗事,就是因為我不想拖延自己的問題,我必須逼迫自己很勇敢的面對自己所有的黑暗面。我希望自己能夠透過別人的眼睛或看法,讓我看到自己的盲點,好能夠不斷改進自己。我知道,只要願意開口將它說出來,它就不再是個祕密,它也不會再繼續困擾我。很有趣的是,這樣的做法,常會碰到學員也告訴我:老師你說的事情,剛好就是我在煩惱的事情,經過你這麼一說,我已經豁然開朗了。哈!世間本來就是「無常」的,重點不在於發生了什麼事情,而是我們用什麼樣的態度去看待與面對那些事情。
我常常衷心感謝在我生命中出現過的一切,包括一本書、一篇文章、一個微笑,一個白眼,一個鼓勵、一個嘲笑、一場大雨,一個跌倒、一個擁抱、一個懊悔…,以及每一個擦身而過或駐足停留的人,因為每個發生都幫助我更瞭解自己、更認識自己。
透過面對不完美但真實的自己,以及閱讀與學習,我一直在練習「修行」。所謂的「修行」是修正自己的行為,是修覺知,提昇自我覺察能力,覺知自己的思、言、行,因為思、言、行創造我們的一生,也創造我們的命運。人的一生是一個個故事,也是一場場探險的歷程,能修到什麼程度,學到什麼,或如何找到屬於自己的熱情、自己的志業,都是我們個人的歷程,也是獨特的經驗。我希望每一天都能持續進步,每一天都可以笑臉迎人,每一天都讓自己覺得自己比前一天更可愛,內心充滿喜悅、快樂。期待親愛的朋友也能一樣,天天都開心。
玉恬 2013.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