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孩子在學校總有一些大小事回來分享,有時是開心的,有時是憤怒的,而我不一定當下就能有時間放下手邊事專心聽他們說,所以就儘量利用當天的零碎時間,例如出門開會或去上課時帶個小跟班,利用來回車程的時間與孩子聊聊。以前他們還小時出門總是不放心,二個都一定跟在身旁,所以常跟他們說我是袋鼠媽媽,現在他們長大了,有時就用分配的方式,一對一,因此他們常興奮的說這是我們單獨的約會,尤其是女兒,每次讓她跟著出門就會緊緊的抱著我說:『我最喜歡和媽咪約會了,只有約會的時候媽咪是我一個人的。』ㄏㄏㄏ,這樣的說法其實也滿足了我這個虛榮的媽媽~感覺自己很重要。
昨晚女兒陪著去上課,我想到她很久沒提到啦啦隊的事,問她:「現在早上還有在練啦啦隊嗎?」
「沒有啦!老師結婚後渡蜜月很久,本來上星期廣播說要集合,但我們六年級要月考,就又沒了。」
我說:「反正你們要畢業了,也不可能再去參加活動或比賽了。」
女兒說:「媽咪,你知道我為什麼一定不要在啦啦隊中缺席嗎?」
「為什麼?」
「因為我想拿到全勤獎狀啊!」
我一聽,有點傻眼,我在想怎麼不是為了訓練自己恆心、毅力及堅持度呢?全勤獎狀?我跟她說:「嘿!你的腦袋都在想什麼啊!怎麼常搞不清楚重點呢?」沿路我們從啦啦隊聊到自信的問題。
今天在圖書館看完「兩個中等生—孩子教我這些事」,由一對母子共同執筆的這本書讓我有些省思,或許我還是太正經,太欠缺創意與孩子溝通吧!不過有反省就能有長進,ㄏㄏㄏ,反正我常告訴許多憂心忡忡的家長:沒有一百分的父母,只有不斷有心求進步的父母。而我一樣努力在實踐!
以前也曾經異想天開跟孩子提過各自來寫些生活點滴及感觸,做一本屬於「快樂家族」的小書,可惜孩子只有三分鐘熱度,看到這本書深覺遺憾哪!所以,我這位囉嗦的媽咪在圖書館看到作者之一張一凡寫下他與母親的相處及他的想法等眾多好文,就忍不住要求二個孩子「同樂」一番,一篇又一篇之後,終於引來孩子的抗議,因為他們也在看自己喜歡的書。
『媽咪你很沒有母愛ㄟ!』兒子攬住我的頭在我耳邊學廣告的貴妃說「我歹命啊…!」哈!有健忘症的我,一邊看書,一邊自我檢討,心裡雖然想改進但又犯老毛病,不過真的很喜歡張一凡這個貼心孩子的溫暖文章。摘錄一篇如果,你身旁有這樣一個小女孩與大家分享,希望朋友們也能感受當中的親子情。另一篇文章家有中等生也是同一作者前一本書的內容,也曾在網路上廣為流傳,就再來溫故知新一番吧!若您也有個職稱叫做爸爸或媽媽,或是老師,不妨用點心看完,或許減輕一些對孩子未來的焦慮吧!
~ 2011.04.23